6月12日讯 针对近期有关“苏超”和“村超”的一系列谣言,新华社建议在辟谣的同时,也应追究造谣者的责任。最近,一些毫无根据的传闻在网络上流传,并引起了不小关注,这迫使“村超”和“苏超”不得不先后进行澄清。

球场上的比赛如火如荼,而网络上的谣言却层出不穷。这些信口开河的说法为何会突然出现?深入分析,其实逻辑很简单。一些博主试图通过贬低“苏超”、“村超”以及足协来吸引眼球,他们动机明确——就是为了获取流量。

辟谣不止,追责更应到位:网络谣言对“苏超”“村超”的影响分析

多彩贵州的小镇联欢与江苏十三城之间激烈竞争,各有各自独特魅力。前者展现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,后者则融入历史典故和幽默元素,两种赛事都深植于当地文化之中,为文体融合、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。

中国足球及社会亟需更多接地气、聚人气且弘扬文化氛围的民间赛事。然而,本该相互辉映的草根足球赛,却因几条虚假信息被强行比较,其中部分评论甚至带有攻击性,这是非常冤屈的一件事。

辟谣不止,追责更应到位:网络谣言对“苏超”“村超”的影响分析

网络谣言泛滥已久,让公众痛苦不堪。因此,再次强调: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每位网民都有责任去辨别真伪,不传播、不相信谣言。此前,有两名网友编排并散布关于“小米辣盗窃事件”的虚假故事,目前已经受到警方依法处理。

辟谣不止,追责更应到位:网络谣言对“苏超”“村超”的影响分析

截至记者发稿时,“村超”和“苏超”虽已进行了澄清,但相关谣言仍然在多个平台持续传播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网络平台及相关部门不能置身事外,对待这些恶意造谣行为必须坚决采取措施,该撤销的信息要及时删除,应追责的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,以防止未来再次发生类似情况,使得网上造谣付出代价而非零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