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6日讯,中国篮球之队官方宣布,李弘权、付豪、王岚嵚、李炎哲和段昂君五名运动员已离开本期集训队。对此,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对中国男篮的看法。

他表示,许多人对于李弘权的离队感到失望,但其实只需考虑郭指导的用人风格以及此次窗口期的主要目标,就能理解他的选人逻辑。这一阶段,中国男篮最重要的是要复仇日本,并且赢得比赛,因此所有决策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展开。在这种情况下,郭指导选择即战力而非潜力股是很正常的,因为最终成绩由他负责,他不能有任何闪失。

男篮复仇之路:付政浩与郭指导的战术选择解析

值得注意的是,在用人方面,郭指导向来稳健保守。他往往更倾向于老将,而不是冒险使用年轻球员。例如,当赵继伟所在U17国青队获得世青赛第七名时虽然表现出色,但回归辽篮后却只能坐冷板凳。然而,在宫鲁鸣教练执掌国家队期间,他被重用并大放异彩,可是在俱乐部中依然难以得到机会。

男篮复仇之路:付政浩与郭指导的战术选择解析

如今随着李弘权等五人的离去,中国男篮将在剩余15名球员中挑选12位参赛。尽管很多人为潜力股李弘权感到惋惜,但实际上,这支球队目前更多地聚焦于即战力。而之前提及“为2025年亚洲杯备战,同时长远规划人才储备”的说法,如今看来似乎与现实相悖。

男篮复仇之路:付政浩与郭指导的战术选择解析

正如所言,有些事情可以谈论但不一定能够实施;有些话则只是听听就好。面对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这样的压力,引入像郭指导这样兢兢业业的人担任主帅,就是希望通过其严谨的方法挖掘出团队最高水平。同时,也寄托了对归化球员和现有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一种期待。“人才储备”这类讨论或许应该适可而止,现在国家队最需要的是胜利。

总而言之,对于如何构建国家队名单,各方意见纷纭,我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判断。